疫情中,新兴动能逆势上扬、表现活跃,对疫情防控、经济恢复和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市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,初步核算,上半年全市新经济实现增加值6244亿元,按现价计算,同比增长1.7%,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.5%,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。
高技术制造业由降转增
位于亦庄的SMC中国公司启动元件生产车间,黄色的AGV自动搬运车闪着绿色运行灯穿梭在生产线之间,零配件被准确无误地送到工位;数控机床上,上料器自动搬运、码放、输送……原本由人工完成的工作,被机器人、机械臂等装置替代。
虽然经受疫情冲击,但高技术制造业正助力北京工业持续复苏。上半年,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,由一季度下降4.2%转为增长3.2%,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6.9个百分点,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.1%,降幅比一季度大幅收窄9.3个百分点,对全市工业恢复起到了带动作用。其中,光电子器件、智能手机、集成电路、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20.6%、14.6%、13.7%和8.3%。
信息服务业显示出较强抗风险能力,上半年增加值增长8.3%,较一季度提高4.8个百分点,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.1%,同比提高1.3个百分点,发挥了重要带动作用。
“文化+互联网”孕育新动能
数据显示,上半年,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、住宿餐饮业实现网上零售额达到1899.2亿元,同比增长25.8%。新零售、直播带货等新的销售方式受青睐,也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,全市十余家新零售企业零售额增长50%以上。
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,网络视听、数字音乐、云展览等备受关注,文化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。上半年,“文化+互联网”领域实现收入3247.6亿元,同比增长21.6%,占文化产业收入的比重达55.5%,同比提高12.1个百分点。其中,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、互联网游戏服务、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领域收入增长84.1%。
中关村企业创新热度不减
一手抓疫情防控,一手抓经济发展,中关村企业创新热度不减。上半年,示范区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为80.4%,研发费用合计1268.9亿元,同比增长16.8%。在电子与信息、新材料及应用技术等领域带动下,示范区企业生产经营稳步恢复,规模或限额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29349.2亿元,由一季度下降3.4%转为增长5.9%。其中实现技术收入5655.9亿元,增长18.4%,占总收入的比重为19.3%,同比提高2.1个百分点。
全市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动力强劲。数据显示,1至5月,大中型重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合计825.1亿元,同比增长12.8%。其中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长17.9%。
新设科技型企业比重继续提高。上半年,全市新设立的科技型企业共计2.7万家,占全市新设立企业的比重为37.9%,比上年同期提高2.7个百分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