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类在6000多年前,就已经发明了建造堡垒和城墙进行防御作战。到今天,石峁遗址等城门防御的复杂结构。仍然可以在现代地面基地的设计中拿来就用。既然有了坚固的城墙和堡垒,那么攻城作战就成了比较难啃的作战模式。可以说攻城作战很早就需要专门的兵种和器械。比如云梯、火箭、攻城椎等。如果城高池深,瀚海狼山认为这些攻城器械也不是特别好用。
于是很早又发明了一种攻城的重器,这就是抛石机。抛石机是运用杠杆原理,用几十甚至数百人,拉动一个架起来的大型木杆,木杆比较长的一头有发射筐,里面可以放置数百斤的大石头,众人一起拉动,可以把这种大石头抛出两三百米。如果对准对方的堡垒,可以直接击毁不够坚固的城墙工事。为后续的步兵冲击打开通道。而到了火药热兵器时代,很快又发现用火药发射,
大型的石头或者铸铁的弹丸,比用人力抛石打的更远而且威力更大。于是过去的石头炮也就变成了火炮。这种用黑火药爆发的威力抛出大型弹丸攻城的武器,早在蒙古人西征的过程中已经出现。后来的600年不断的完善。到一战前,大口径,短身管,弹丸重量和威力巨大的滑膛炮已经普遍装备。
因为其很像石臼,因此得名臼炮。臼炮的标准定义,一般是指炮身短,长径比一般在13以下,射角大、初速低、高弧线弹道的滑膛或线膛火炮;其射程较近,一般不超过6000米。弹丸重量和威力巨大,主要用于轰击和破坏坚固工事,城防要塞等。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,日方曾用280毫米臼炮对旅顺港进行过大规模轰击,击沉了俄国太平洋舰队多艘战舰。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现代臼炮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。一战在西线的法国境内很快打成了残酷的阵地战。
双方的战线紧挨在一起,互相都难以突破。于是双方很快都发明了用大口径、低射程的臼炮轰击对方阵地。一战的臼炮给双方都带来了重大的杀伤,在法德前线,60%的伤亡被认为是臼炮造成。而法国在一战后基本吓破了胆,开始大规模的修建规模巨大的马奇诺防线,这为德国发展更大口径的臼炮提供了很好的理由。
二战中最出名的,就是德国600毫米口径的Karl卡尔重型臼炮。最初目的就是准备突破马奇诺防线的坚固堡垒工事。德国莱茵金属公司从1935年开始研制,最初的方案是口径800毫米,单枚炮弹重达4吨,因为过大被否定。德国军方提出要求这种重型臼炮最大射程达3千米,火炮进入阵地的时间要小于6小时,而且要装在自行履带的底盘上公路机动。1937年8月“4号方案”出台,火炮口径降到600毫米,炮弹重2吨,装药350千克,初速243米每秒,最大射程4千米,采用履带式自行底盘。6门“卡尔”重炮从1940年秋季至1941年8月全部完工。又研发出四号坦克底盘的弹药搬运车。这种搬运车安装了机械吊臂和特殊的炮弹运输夹,可以在战场上直接为臼炮补充弹药。
主炮管是8.44倍口径600毫米直径,也可换装11.5倍口径540毫米直径炮管以增大射程。主力炮弹是弹长2.511米的重型混凝土穿甲弹,重2.17吨,内装280千克高爆炸药。有1号和4号两种发射药可选择,1号发射药可打2840米远,4号发射药能打4320米。新式的轻型混凝土穿甲弹于1942年服役,弹长1.991米,弹重1.7吨,内装200千克高爆炸药。最大射程增加到6640米、弹头在飞行末段垂直下落,可击穿2.5米厚的混凝土层,然后在延迟引信作用下爆炸。卡尔重型臼炮主要参加过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攻坚战和镇压华沙起义,都显示了巨大的攻城威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