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时分,整个城市还在睡梦中,宿在城市一隅的卖菜人已纷纷出动,冒着严寒奔波在路上。为了保证市民吃上新鲜蔬菜,他们选择过一个不休息的春节。
狗年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,在这个传统的喜庆时节,我们把镜头和笔墨朝向那些“春节不休息”的城市守岁人,记录他们坚守背后付出的辛劳。
凌晨三四点,骑车到5公里外的蔬菜批发市场进货
凌晨三四点左右,53岁的卖菜人孔克治已经起床,开着三轮摩托车奔向5公里外的涧南蔬菜批发市场。“来得早,才能进到好货,这样才能多卖点钱。”孔克治说道。
小小的卖菜摊,在孔克治的眼里却有着很大的学问。他告诉记者,到市场上先不要着急进菜,要先到周围多走一走,看看当天都有什么菜,大概价位怎么样,要是哪天涨价或者降价了,要马上做出反应,及时应对。“转过一圈后,心里对于菜价大致就会有个数,马上快过年了,哪些菜好卖,就需要多进点。”孔克治说道。
载着满满的一车菜, 孔克治开始朝农贸市场进发。到达植物园农贸市场时,已有顾客开始进出,孔克治也赶忙着手搬菜、理菜的工作。“这样一车菜大概有千余斤,从车上搬下来,再搬到摊位后面,天天如此。”孔克治就这样有条不紊地开启一天的卖菜工作。
上午9时左右,孔克治已经将千余斤蔬菜搬运、整理完毕,在摊位前,将蔬菜整齐地摆放好,开始迎接顾客的到来。迎来第一位顾客,孔克治欣喜不已,通常都会给顾客多添点菜,用他的话说,“图个开门红,一天的生意才会越来越好”,这也成为他卖菜的一个小“规矩”。上午10时至11时是孔克治一天最忙碌的时段,由于他的摊位处于显眼的位置,进出农贸市场时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。“这段时间基本上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,就是不停地搬菜、卖菜。”孔克治说道。
一个烧饼一个西红柿凑合着就是一顿午饭
与孔克治一样忙碌的是他的妻子黄桂竹。
孔克治负责搬运、整理,他的妻子负责招呼顾客、称斤结算,夫妻俩分工明确,俨然一副训练有素的样子。孔克治夫妻俩从事卖菜工作已经20余年了,早些年是在灯泡厂、茅津路、经二路等马路市场、临时市场上卖菜,后来到植物园农贸市场摆摊,一直到现在。
下午1时左右,人流量相对减少,这也是夫妻俩的午饭时间。“中午基本上不回家,在市场里面随便买点胡辣汤、包子之类的。有时候忙起来都吃不上饭,拿一个烧饼,在摊位上拿一个西红柿就凑合着一顿饭了。”孔克治说道。
孔克治夫妻俩每天都忙碌在农贸市场内,一天下来,要和两三千名顾客打交道,有时候说得嘴都干了。“干啥都不容易,咱没知识、没文化,就要比别人更下苦功夫。”孔克治说道。
孔克治坦言,卖菜人比较辛苦,饭点也从来没有准时过,通常都是看顾客少的时候,趁机吃点。“这活就是这样,一天没有个正点,有时候人少,我们俩就轮换着去吃点东西。”妻子黄桂竹说道。
最大的幸福就是攒钱,将来给孩子买房娶媳妇
卖菜人每天要与不同顾客打交道,由于孔克治人好,不缺斤短两,顾客们也都经常光顾,照顾他的生意。
然而,孔克治也有委屈的时候。“之前有些顾客要求留菜,但留了之后又不要了,这就白白错过了卖菜的最好时机,但人家是老顾客,也没办法。”孔克治说道,“卖菜人最怕收到假钱,有一次收了100块假钱,一天就算是白干了。”
忙碌的时间里夫妻俩也有开心幸福的时候。每天下午七八点,当菜卖得差不多了,夫妻俩将摊位整理一下,就会坐下来一起细数一天的收获,挣得多的话,夫妻俩回家时会多买点好吃的,改善一下伙食。
在农贸市场摸爬滚打20余年,孔克治夫妻俩的心里也种下了一个梦想:靠着卖菜,努力挣钱,将来在城里给孩子买一套大房子,给孩子娶媳妇。谈起将来的打算,夫妻俩笑得合不拢嘴。
“现在孩子也长大了,看着别的孩子在城市里有车有房,咱也不想委屈自己,都想尽最大努力给孩子最好的。”孔克治告诉记者,他们一家都租住在茅津路附近,“孩子们也跟着我们漂泊了好多年,将来一定要在城里有个家,让他们不再感觉到自己是异乡人。”
夜里9时许,孔克治夫妻俩将自己的摊位收拾整理完毕,悄悄地消失在巷道里……于他们而言,虽然忙碌,却也是幸福的。
菜市场内,孔克治正给顾客称菜算账
年前菜卖得快,老孔扛着菜脸上笑开了花